無論是在其原產地川蜀之鄉,還是南北方,只要溫度隨之而降,最旺的食肆莫過於麻辣火鍋店。噴香的辣椒在油鍋中翻滾,乾癟的花椒在油的浸泡下,漸漸鼓脹起來。此時,舌尖碰觸的不僅僅是麻辣滋味,還有從油鍋中溢出的陣陣溫暖,短暫卻讓人難忘。

噴香的辣椒與油鍋融為一體
火鍋底料亦繁亦簡有人說,火鍋底料是這種難忘之味的精髓。從操作層面而言,那種挑逗味蕾的各種滋味的確和鍋底的調味料有關,而且調至其味,用料之多,並非隨意搭配就能完成。郫縣豆瓣、乾辣椒、八角、三奈、桂皮、草果、香葉、香草、公丁香、大蒜、生薑等等,各種香料匯集而成,在豬骨、牛骨一起熬製的鍋中,肆意發揮各自獨有的微妙氣息。大體如此,但往細裡說,無論是紅湯還是白湯,都因底料的差異,所呈現的味道也有細微不同。例如,皇城老媽的紅湯系列有全牛油和川西菜籽油之分,用全牛油的紅湯底,回味悠長;而菜籽油所呈現出來的則是麻辣分明,帶有清新的香氣;還有一些紅湯中則加入了貴州雞心辣椒,所呈現的辣味更為濃烈醇厚。
對於全國成片的麻辣火鍋店而言,要調出這樣的味道並不難,用現成的火鍋底料包再兌上熱油或湯汁,這樣做法簡單而易操作,也使得這一誘惑之味以星星之火燎原之勢,迅速遍布全國。
現場澆油,熱辣勁十足

比起已經端上來不明出身的油鍋,現場澆油的麻辣鍋既讓人耳目一新,也增添了幾分安全感。在番禺開業不久的川太公火鍋店中,將燒紅的金龍魚油潑在已經配置好的底料之上,乾辣椒和花椒在熱油的澆灌之下發出“吱吱”響聲。雖碗筷未動卻辛香撲鼻,令人食慾大開。初食感到味道清淡,但酒過三巡後則愈加濃烈,熱辣勁頭亦越發足矣。
走進餐廳,我們便能清晰看到熱油燒製的過程。據專門負責熱油的師傅介紹,油溫要控製到位,燒至七成熱時便可潑在幹的火鍋底料上,否則油溫不夠,底料的味道無法透出來。
待一家老小圍坐後,服務員為他們一一戴上圍裙,以免現場潑灑入鍋的油濺到客人的衣服上。而這種有別於傳統麻辣鍋的新嘗試也解除了人們對油來源的疑慮,至少眼前是清亮的花生油而非地溝油。
無菸麻辣鍋掀新熱潮

儘管吃麻辣火鍋是冬日里一件快事,但吃完後身上惹來的一陣油煙味也時常讓人心生反感。無油煙麻辣火鍋是餐飲人老古的一個新發現,而這種讓食客在吃火鍋的同時沒有油味纏身,也沒有蒸汽撲面的體驗,則是這項發明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有別於一般的火鍋設備,將鍋放入餐桌的凹槽中,凹槽裡設置了雙重抽風,由總閘控制開關,午市和晚市時,總閘開關開啟,每個桌上的無聲抽風機開始運轉。那麼人們在邊享用熱辣的麻辣香鍋時,便不會惹上一身油煙味,也不必每次為吃一次麻辣火鍋而擔心換洗衣服的事了。
實際上,這種熱潮由北至南,而今吹至羊城,越來越多火鍋店開始嘗試無菸火鍋這種新爐具的運用。餐飲人老古說,儘管購買該設備的成本要比一般傳統鍋要高些,但能夠營造一個良好的就餐環境,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通風成本。 來源:南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