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微博營銷乃至整個社會化媒體營銷的亂象持續了太長時間。從微博興起開始,微博營銷的概念就開始走熱,然而幾年時間過去了,微博營銷依然沒有一個成熟的且被廣泛認可的ROI計算方式,而微博閱讀量,卻有可能改變這種情況。
去年,騰訊微博推出了微博閱讀量的指標,我認為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變化,之後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多次呼籲新浪盡快推出相同的功能。前段時間,新浪終於羞答答的給出了答复:一個只有博主能看到的閱讀量指標。
我之所以如此看重閱讀量,是因為微博營銷乃至整個社會化媒體營銷的亂象持續了太長時間。從微博興起開始,微博營銷的概念就開始走熱,然而幾年時間過去了,微博營銷依然沒有一個成熟的且被廣泛認可的ROI計算方式,而微博閱讀量,卻有可能改變這種情況。
今年初,我負責推廣的移動產品安醫生新版發布,某知名手機網站的微博大號就找到我,說他們有五十萬的粉絲,幫我們轉發一次只收五百塊。我問五百塊能給我們帶來多少用戶?對方回答不好說。於是我提出希望能在他們的騰訊微博發,因為騰訊微博有閱讀量指標,即使帶來激活用戶數不樂觀,閱讀量也能讓我對於品牌推廣效果有個了解。然而對方卻說他們沒有騰訊微博,後來我想,大概是因為騰訊微博的殭屍粉更難買到。最後我還是花了這五百塊,權當做個測試,而結果也沒有出乎我的意料,五百塊給我們帶來11個用戶激活,單個激活成本接近50元,比其他渠道的價格足足高了二十倍!
我想可能很多企業都有這樣的困惑,都說微博營銷效果好,卻看不出好,一些所謂的微博營銷成功案例,不停地講自己極具創意的微博內容引發了海量網民的關注,然而這個關注到底給企業帶來了幾筆訂單,帶來了幾塊錢的收益卻無法計算。很多微博營銷機構使用粉絲數、轉發量等指標來衡量微博營銷的效果,然而不管是粉絲數還是轉發量,都是很容易作弊的,我認識的一個微博代運營團隊,他們有一半的工作量是用在刷殭屍粉和刷評論上,在他們看來,如果自己不給每條微博刷十幾個評論,把微博氣氛搞得活躍一些,企業是不會願意付出每月幾萬塊的運營費用的。
而這些所謂的微博營銷機構對於微博閱讀量的推出還是很害怕的,因為企業多了一個判斷微博營銷效果的指標,他們的作弊成本更高了。而像前文提到的通過刷大量殭屍粉來欺騙廣告主的微博大號則也很難繼續生存,因為我們很容易通過它之前微博的閱讀數量推算出他有多少真實粉絲,進而給出一個合理的報價。遺憾的是新浪微博的閱讀量並沒有公開,只有博主才能看到,這相當於給這些投機份子留了一條活路。
所以,最可怕的還是新浪微博官方對於閱讀量指標的恐懼,新浪微博現在殭屍粉肆虐,如果廣告主看到一個坐擁數百萬粉絲微博賬號的微博只有幾萬的閱讀量,他們是否還願意花幾萬塊來讓其轉發廣告內容?即使社會化媒體的流量比普通媒體高很多,一塊錢一個閱讀也貴的有點離譜了,傳統網絡媒體往往一千個到達才收幾塊錢。如果廣告主不願意繼續為這個泡沫買單,那微博大號乃至新浪微博本身的商業價值都將被重估。於是在騰訊微博悄悄推出閱讀量之後的這麼長時間,新浪也沒敢跟進。
好在現在新浪已經邁出了第一步,雖然這一步走得有點羞答答,我還是要呼籲新浪盡快推出公開可見的微博閱讀量指標,這將是淨化和規範微博營銷市場的重要手段。不要小看一個可見的微博閱讀量,這一小小的改動,或許能促使微博營銷向前邁出一大步。
作者:李俊超來源:市場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