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研究表明, 經常讓手指、腳趾、脖頸等進行適度運動,有助於預防腦部發生小中風的風險。

手指運動

大腦對手指的支配功能最精細、最敏銳。反過來說,經常從事手指工作的人,如工筆劃家、篆刻藝術家、演奏器樂的音樂家、版畫藝術家等,較少發生腦中風及帕金森氏症,且多高壽。研究發現,在神經反射療法中,刺激神經末梢(尤其是腳趾、手指)比直接刺激脊髓效果更佳。而刺激(或者說勤練)手指最好的活動莫過於玩健身球。在人手左右掌面各有三條經絡通過,有許多穴位;根據手反射區療法,掌面還有許多內臟反射區。玩健身球的奧妙就在於“疏通經絡,調和血脈”。健身球對手掌經絡、手反射區產生良性刺激,並不斷傳導到心、肺、腦、肝、腎等臟腑,除預防腦中風還有防治高血壓、冠心病、手抖顫、末梢神經炎等療效。

健身球投資不多,攜帶方便,指轉手捏,不受時間、地點、環境的限制。老年人閒暇無事,不妨手托兩球撥弄,時順時逆,時緩時急,時分時合,益處多多。

腳趾運動

脫掉鞋子,仰臥在硬板床上,兩腳自然伸直,兩臂放在身旁,做兩足抓撓練習(雙腳腳趾下彎;然後讓腳趾復原,這為1次),重複50至100次。這節活動也可以脫掉鞋子,坐在椅子上,兩腳前伸做。

閉天門功運動

“閉天門”是通過牙齒的鍛煉而達到強身健體的古代養生術。方法是:雙唇緊閉,屏氣咬牙,把上下牙齒整口緊緊合攏,且用力一緊一鬆地咬牙切齒,咬緊時加倍努力;放鬆時互不離開,重複數十次。練習“閉天門”功貴在天天堅持,並結合其他活動,如看電視,散步,騎自行車,做操,甚至在解大小便時。有人經過兩個月的“閉天門”功鍛煉,“一過性腦缺血”現象(有可能是中風先兆)明顯減少;經過數月鍛煉,症狀基本消失;若長期鍛煉,便使腦動脈血管彈性得到一定恢復。“閉天門”功還有固齒和促排便之功效。在大小便過程中堅持此功,可使元氣不散,防止表皮破於邪,不但有一副好牙,還有利排便通暢。

脖頸運動

心腦血管病專家經臨床研究發現,油漆工腦中風的發病率很低,這與他們的職業特性有密切關係。油漆工在揮動漆刷時,不停地上下點頭、左旋右轉扭脖頸,相當於做一種輕柔的、全面的頸部操。運動增強了頭部血管的抗壓能力,頸部的肌肉、韌帶、血管和頸椎關節因此增加了耐力,減少了膽固醇沉積於頸動脈的機會。由此可見,活動頸部對預防腦中風較為有效。脖頸操大致有以下動作:

左顧右盼。每天左右旋轉頭部,開始宜慢,幅度宜小,不妨慢慢增加旋轉次數和旋轉幅度,注意轉頭時脖子要往上伸。根據各人情況早晚各做數十次。為防眩暈,轉頭全過程應閉目。

搖頭晃腦。將頭下垂在胸前,以極慢的速度將頭先以順時針方向緩緩繞10圈;再以逆時針方向緩緩繞10圈,早晚各做一遍。要領是:頭下垂時完全放鬆,旋轉時脖子有被拉長般感覺,呼吸越平緩越好。為防眩暈,搖頭全過程應閉目。

聳肩。聳肩可使肩部的神經、血管和肌肉放鬆,為頸動脈血流增加動力。具體做法是:採取坐姿或站姿,兩手叉腰,做兩肩上提、放下動作,一上一下為1次,至少做30次。早晚各做一遍。

頭寫“米”字。站姿,全身放鬆,閉目,以頭當“筆”,在空中書寫“米”字7至8遍,起筆、落下都要點到。“書寫”過程只動頭,身體不動。每天早晚各做一遍。因“米”字筆劃走向複雜,在寫的過程中,可帶動頸椎各關節,從而改善頸動脈向大腦供血狀況。

舌攪牙齦。《遵生八箋》指出:“清晨醒後,以舌攪牙齦之上,不論遍數……”將舌尖在牙床內側或外側,順一個方向轉14圈(此時會感到後腦勺痛脹感) ;停下來稍作休息,舌尖再向相反方向轉14圈(後腦勺有痛脹感)。早晚各做一遍。

擦頸運動

頸部為任脈、督脈、胃經及膀胱絡等人體主要經脈循行匯集之處,分佈著70多個重要俞穴。通過乾擦頸和熱水擦頸,集中地給這些經絡與俞穴以良性刺激,推動氣血運行,增強調節功能,對防止因痰涎積聚、阻滯經絡而導致的腦中風症。

幹擦頸。四指交叉,兩手掌心按在後腦上,大拇指向下,往下輕擦到大椎穴處(正坐俯首,靠近肩部最突出的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見圖),如此往復擦,一上一下為1次,共擦20次。

熱水擦頸。盆中倒入50℃左右的熱水,將毛巾浸濕,趁熱擦洗,按摩頸部四周。水溫低了及時對入熱水,大約擦洗5分鐘,至頸部皮膚發紅、發暖為止。早晚各進行一次。

這些方法若長期堅持下去,能使頸部血管平滑肌鬆弛,改善對血​​管壁的供給營養,使已硬化的頸動脈血管變軟,恢復其彈性。減少或化解頸動脈內膜內因膽固醇沉積所形成的“粥樣斑塊”,確保腦組織的血氧供應。

環球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onstellation1 的頭像
    Constellation1

    生活資訊消息網

    Constellation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